滕州论坛

搜索
查看: 13682|回复: 1

考试

[复制链接]
     

63

主题

95

回帖

1375

积分

LV9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注册时间
2010-9-26
最后登录
2023-2-19
发表于 2016-1-25 10:38:2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边城箫声 于 2016-1-25 10:40 编辑


      考试是每个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事件,从小学甚至是小学前的幼儿园就要开始,一直贯穿到大学毕业,考研、国考、考编,从不间断。有些行业,在工作后还要进行一些考试。这些考试,时刻关系着每个人的命运,或者一个时期的工作岗位等问题。而学生的考试,却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,还代表着其父母想脸面、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、甚至整个家庭的荣辱。于是经常听到有家长在谈论自己的孩子的成绩与学习。其态度当然也不尽相同,可是每个人都无法超然物外。
       我上小学时,考试还没有这么多,一般就是期中期末考。平时看老师安排,有两三次小考。那形式也简单,每个人从家里带一个小板凳,当座位,高板凳当桌子,在教室的前后,考试就进行了。当然有时是免不了在太阳下进行。那时候也没有人考虑是不是对视力影响,或者有害学生的健康。有时候根本就没有带小板凳,有的蹲着做题,有的席地而坐。不过现在行不通了,那还不成了教学事故,后果非常严重的。期末考试有时候是优秀生评比,在一个学区内,各学校抽出优秀生,集中到一所学校考试。记忆中我参加过这种考试,也是带着小板凳,步行到几里路外的学校去,所有的学生都在校园的一片树林里,进行了那种考试。不过现在的考试不是那样了,况且也频率更高了。在中学,除了期中期末考,还有月考、周考、课时考。目的呢,毋庸置疑,就是为了多做题,提高成绩。课时考可能有不同的名称,也许叫当堂达标、课堂检测,发明者的想法很明显,要求每一节课都完成任务,最后几分钟安排测试,看学生的学习情况。诚然,这样的千锤百炼,学生们训练有素,结果也许就皆大欢喜了。
       自从1997年参加工作,考试的经历依然每年都有许多,只不过换了个身份。以前在老家工作,每次期中期末考,都是各学校交换监考,这肯定是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。可是有一年,两个乡镇合并了,考试就出现了混乱的现象,因为原属两个乡镇,所以交换监考实际上是两个乡镇间进行的,导致某个学校出现混乱,有学生公然在课堂上威胁监考员,甚至携带了“兵器”进入考场。后来出动派出所参与维持秩序。考试完当天,有部分学生对监考员进行了“围追堵截”,一直追到原来两个乡镇的界线。可惜那一次“惊心动魄”的监考我无缘参加,只是后来从小学调动到中学后,才从别人口中得知。
        监考的经历多了,上考场时难免觉得无聊,尤其是有的考试,持续两个小时。按要求,那是肯定不能看书报的(现在更容易看手机),那样就影响监考,也有损于人民教师的“光辉形象”。对于监考纪律,每个校长也有不同的要求。几年前有个校长说:老师们不要带着耳机子听音乐,那个MP3,连学生都有,不会显得多有品味了。最近这一次,校长专门强调老师们不要看手机。考试交卷,本来是规定时间过半可以交卷,后来改为可以提前半小时,再后来一视同仁,每个学生都要“考满场”,也就是不准许任何人提前交卷。的确,考试的秩序是比以前好了许多,可是监考的任务却加重了,以往大部分考场都可能提前结束“战斗”,现在却不得不坚持到最后一分钟。考场的编排也是煞费苦心,许多年以前都是两个年级混编,班级与班级穿插;后来有人发明新方法,按学生的成绩进行编排,最优秀的在第一考场,成绩最差的,当然在最后一场(按照现在的规定,不能叫差生,应该叫学困生,也就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)。在最后几个考场,大部分学生会在考试的时候补个觉,缓解一下平时学习时的疲劳,或者睡醒了在琢磨点别的事情,调节一下无聊的气氛。整体看来,还是挺和谐的。


9

主题

154

回帖

2773

积分

LV10

Rank: 10Rank: 10Rank: 10

注册时间
2014-12-9
最后登录
2016-9-29
发表于 2016-1-25 14:33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每次考试都感觉时间不够用。每次都是时间到了,依然一大片空白。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小黑屋|手机版|Help|删帖投诉流程|滕州论坛 ( 鲁ICP备15029564号-3 )

GMT+8, 2023-12-4 14:06 , Processed in 0.126159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